記者在正定縣正定鎮“人大代表之家”采訪時,看到掛在墻上的“人大代表接待選民安排表”,上面顯示正定鎮2019年全年安排總計36次人大代表接待選民活動。
正定縣人大創新開展“人大代表之家”建設,根本目的是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主體作用,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基層有實實在在的支撐。
針對人大代表大多是兼職,在人代會閉會期間履職少、聯系群眾渠道窄、發揮作用不充分等問題,自 2017年以來,正定縣在全縣11個鄉鎮、街道全部建成了高質量的“人大代表之家”。同時進一步向人流密集、代表集中、重點產業區域延伸,建立了9個“人大代表聯絡站”。如在榮國府景區、城市綜合執法局、縣醫院、解放街居委會和塔元莊村都設立了代表聯絡站,使群眾與代表聯系更便捷,讓代表能夠在一線、基層傾聽民意、發現問題。
這些“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聯絡站”大部分設在一樓、臨街地點,方便代表“回家”、群眾“進家”,充分發揮了學習、聯系、議政、監督四大核心功能。“人大代表之家”設兩名召集人,分別由鄉鎮黨委書記和人大主席擔任;“人大代表聯絡站” 設站長一名,由主辦代表擔任。 建立并完善“雙聯系”制度、“選民接待日”制度、“民情日記”登記使用制度等,確保代表與群眾的經常性聯系,形成“登記、交辦、承辦、辦結、反饋”閉合式管理機制,使群眾意見建議登記率、代表活動參與率、意見辦結率、群眾滿意率不斷上升。
代表提出的意見和問題能否得到有效解決,直接關系到代表履職的積極性,也是“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聯絡站”作用發揮與否的重要表現。正定縣人大在代表意見的辦理上下功夫,不斷完善機制,加大督辦力度,并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2018年,全縣“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聯絡站”組織接待選民活動363次。其中,6至12月,通過“人大代表之家”渠道共收到意見建議836條,全部問題得到答復,其中520多件得到解決,問題解決率達到63%。
梅山路占道市場影響道路通行和周邊群眾正常生活問題存在16年之久,群眾有意見。梁計敏等10名代表反映后,縣人大通過加大代表意見建議的辦理力度,推動該問題在一周時間得到徹底解決。
家住正定南門的趙志勇等居民,曾因為居住的地方是角落,街道窄小破爛且沒有路燈出行不方便等問題而苦惱。他們將問題反映到“人大代表聯絡站”。人大代表依工作程序積極反映、促進辦理,很快問題就解決了。“現在我們那兒街道寬敞,路燈明亮,還建了一個公園。以前住在那兒覺得很無奈,有點低人一等 、羞于提起,現在覺得很自豪!”趙志勇說。
把基層人大工作做實
今年是全國人大成立65周年暨地方人大設立常委會40周年。值此,我們推出正定縣人大工作創新實踐系列報道,目的在于展示基層民主法治建設的成就,堅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自信,推動人大制度與時俱進、完善發展。
縣鄉人大工作離選民最近,最能感受群眾的呼吸,最能體察群眾的冷暖,最能傾聽群眾的心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礎在基層,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活力來源于基層的創新工作、生動實踐。加強基層民主法治建設,做好縣鄉人大工作,是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系”直接深扎在人民群眾中,是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有力支撐。
正定縣人大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堅定履行人大工作的神圣職責,敢于探索,善于創新,勇于實踐,不斷豐富基層人大工作的內容。他們創建的“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聯絡站”,于群眾層面,解決了在人代會閉會期間群眾不知道代表在哪里,如何通過代表反映訴求、怎樣對代表進行監督的問題;于代表層面,解決了人大代表“有組織、無陣地,有活動、不經常”的問題;于人大層面,縣鄉人大工作有了新抓手、新載體;于黨政層面,解決了聯系群眾機制弱、問計于民渠道少的問題。
正定的這些經驗、做法,值得學習、借鑒。
(張樹永 段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