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鄉村產業“綠色發展”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統籌生態環境保護和鄉村產業協同發展,堅持把保護生態環境作為聯動監督的重點,針對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重點關注的水污染防治問題,組織人大工作專班深入到陰河、小灤河流域鄉鎮和重點企業,實地調研水污染防治工作開展情況,針對統籌產業發展與污染治理,加快治污項目建設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縣政府和責任部門高度重視并抓好落實,全縣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畜禽糞便等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
推動鄉村產業“轉型發展”
縣人大常委會堅持把代表議案建議辦理作為推進農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渠道,先后對代表提出的關于“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促進農旅產業融合發展”等建議辦理情況進行跟蹤監督。縣政府和責任部門高度重視代表建議辦理,編制《文化旅游康養產業發展“十四五”發展規劃》《發展民宿產業三年行動方案》,重點打造了圍多、棋塞、國家一號風景大道等3條旅游線路,建設了滿族格格府、御都雅苑等5個重點文旅康養產業項目,哈里哈、棋盤山等15個鄉村旅游民俗村。同時配套完善一批旅游標識標志牌和游步道、觀光亭、生態停車場等基礎設施,有效促進了農旅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
推動鄉村產業“集約發展”
縣人大常委會確定“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能力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提高”等課題,由縣人大常委會主要領導牽頭組成調研組,深入全縣37個鄉鎮、312個行政村開展調研,及時向縣政府提出農業產業集約發展建議20余條,促進形成以園區建設為重點、以經營主體為帶動、以示范建設為引領、以產業化經營為方向的農業特色發展新思路。目前,全縣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面積3900畝,完成胡蘿卜、白菜、茄果類蔬菜22.08萬畝。7個鄉鎮建立越夏冷棚番茄規模化基地,新建設施冷棚約1000畝,設施蔬菜約1.3萬畝。與此同時,通過組織各級人大代表積極參與“高質量發展惠民生、人大代表展風采”主題實踐活動,助力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了馬鈴薯、畜牧水產、蔬菜、中藥材、林果、食用菌產業六大產業集群發展的農業特色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