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0日,省人大代表、大琉璃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蘇增賓(左二)為鄉親們介紹土地流轉政策。 記者 劉冰洋攝
5月20日下午,石家莊市趙縣王里鎮大琉璃村村委會門前,一場特別的“座談會”正在舉行。一張齊膝高的小方桌上擺著茶壺茶杯,四周擺放了一圈小板凳,幾位村民正向省人大代表、大琉璃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蘇增賓詢問土地流轉問題。
“小田并大田有啥好處?一畝地的年租金有多少錢?”村民徐艷芹問道。
“嬸兒,您算問到點兒上了。咱們各家的零散地塊流轉給合作社,會整合成高標準農田,產量和效益大大提高,每年一畝地能得到1000元租金,年底還能有分紅。”蘇增賓說。
“我家的5畝地沒連著,以前大型農機不好進,在地里忙活一年也掙不了幾個錢。去年我把土地流轉了出去,地租加分紅,一畝地能拿1500元。”接過話茬,已經嘗到甜頭的村民蘇翠江笑著說。
大琉璃村有635戶2340人,耕地面積3047畝。“這些年來,農村空心化、老齡化的趨勢很明顯,我們村的常住人口只剩下1700多人,超半數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蘇增賓說,村里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不愿種地,老年人又沒能力種地,再加上耕地分散、生產成本高,村民很難從土地中獲得好收益。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要在土地上做出大文章來。”2021年3月,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的蘇增賓,決心帶領村民蹚出一條致富路。
參加市里組織的農村基層干部培訓班,到邢臺市寧晉縣、石家莊市元氏縣等地參觀農業合作社……經過馬不停蹄的學習,蘇增賓的發展思路逐漸清晰:引導村民把小田并成大田,走規模化、機械化、智慧化種植的路子,最大程度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和村民收入。
2023年初,在調研走訪的基礎上,蘇增賓和村“兩委”成員經過多次商議決定,由村委會出面牽線搭橋,以“合作社+農戶+企業”模式,將村民的零散土地“打包”流轉給當地龍頭農業合作社——寶地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進行專業化種植。
“流轉土地不會改變土地承包政策,咱老百姓的權益一點也不少。合作社統一經營、統一耕種、統一管理、統一收獲、統一銷售,能把大伙兒的風險降到最低。”為了打消村民心中的疑慮,蘇增賓和村干部多次上門入戶,耐心細致地擺事實、講政策,給大家吃下“定心丸”。
小田并大田,也讓植保無人機、大型收割機等生產設備有了用武之地。“以前的耕地這邊一塊、那邊一塊,影響大型設備進田作業,種植成本也高。打破傳統的田埂界限后,不僅智能農機能進田作業,土壤墑情傳感器與智能水肥系統也能同步啟用,實現了農田增量、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蘇增賓說。
67歲的村民韓書法是村里第一批流轉土地的人。除了流轉出自家的3畝地,他還在合作社打零工。“現在不僅有地租和分紅,我還在家門口上起了班,一年能多掙2萬多塊錢。”他高興地說。
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擺在眼前,越來越多的村民主動加入合作社。“截至目前,大琉璃村已有115戶入股寶地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530余畝,帶動全村200余人增收致富。”蘇增賓說。
“接下來,我們要在糧食深加工上做文章,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延伸集種植、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農產品產業鏈,持續增加群眾收入。”望著成片的麥田,蘇增賓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