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查批準《寬城滿族自治縣寬城板栗產業發展促進條例》。聚焦加強“河北寬城傳統板栗栽培系統”這一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利用,該條例將為促進寬城板栗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寬城擁有悠久的板栗種植歷史,被稱為燕山腳下的“板栗之鄉”。此前,基礎設施不完善、保障機制不充分、缺乏統一管理等,是制約當地板栗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
“此次立法,我們對寬城板栗的種植管理、質量監督、品牌建設與保護、產業扶持與服務等都作了細化規定,將有力促進板栗產業集約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帶動農民增收,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寬城滿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李士力說。
“河北寬城傳統板栗栽培系統”是以板栗栽培為核心,作物、藥材、家禽等合理配置的復合種養體系,通過因地制宜施用立體種養、樹體修剪管理、水土資源合理利用等技術,有效保護了當地農業物種和生物多樣性。為將其保護好、傳承好,條例提出,通過節日活動、展覽展示、教育培訓、體驗交流等形式,宣傳普及“河北寬城傳統板栗栽培系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知識,提高公眾的遺產保護意識與文化自豪感,提升農業文化遺產品牌影響力。
當前,數字技術正以“數據要素+智能算法”重塑傳統農業產業鏈。適應新形勢,寬城板栗產業如何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條例規定,應逐步建立寬城板栗全產業鏈、全流程數字化大數據服務機制。同時,鼓勵和支持寬城板栗全產業鏈與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激發發展活力;鼓勵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及個人依法建立寬城板栗優良品種繁育基地,開展種質資源科學種植研究。
聚焦品牌建設,條例鼓勵寬城板栗生產經營者依法申請使用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在加強品牌保護方面,條例明確規定,應依法查處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和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的行為,推動開展跨區域執法協作和維權援助,維護板栗市場秩序。
此外,條例還支持寬城板栗產業與特色旅游、歷史文化、醫養康養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寬城板栗產業綜合效益。鼓勵并支持寬城板栗加工企業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加強橫向聯合,研究板栗深加工新技術、新工藝,開發食用、藥用、保健、化工等新產品,滿足多元化市場需求。通過設立寬城板栗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等形式,支持綠色標準化生產、檢測檢驗、品牌創建、科技研發、人才培養、基地建設、果品加工等,促進寬城板栗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