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人大常委會立法推動快遞業高質量發展
近日,《廊坊市快遞市場管理條例》經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查批準,將于9月1日起施行。條例共9章47條,對快遞業發展保障、服務規范和安全、數智化和綠色發展等作出規范,為當地推動快遞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近年來,廊坊市快遞業發展勢頭強勁,今年上半年快遞業務量突破10億件大關,同比增長41.1%。廊坊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由于當地快遞業市場結構、發展形態等發生了較大變化,亟須制定一部切合實際、操作性強的地方性法規,保障相關政策有效落實。
條例明確規定,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創造良好的快遞業營商環境,建立健全快遞業促進政策;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加強服務質量管理,健全規章制度,完善安全保障措施,為用戶提供迅速、準確、安全、方便的服務;依法成立的快遞行業組織應當發揮職能作用,制定快遞行業規范公約,加強行業自律。
為提升快遞服務品質,條例支持和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在農村建立完善寄遞配送中心,優化提升鄉鎮寄遞服務場所。支持住宅小區、商業樓宇、高等學校、交通樞紐等區域同步規劃快遞末端服務設施。相關單位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為快遞從業人員提供出入通行、臨時停車、派送等便利。
在保障從業人員合法權益方面,條例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為快遞服務車輛投保第三者責任險、駕駛人員人身意外傷害險等商業險種。有關部門應加強快遞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支持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科研機構、行業協會和經營快遞的企業聯合培養快遞領域人才。
此外,條例還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加大智能傳感器、工業機器人等智能產品在快遞作業場景的應用,在保障快件安全的前提下節約使用包裝物,制定并實施包裝物回收利用管理制度,在相關場所設置包裝物回收設施設備。
責任編輯:吳麗芳